总统直选?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的前生今世
摘要:
一直以来,在我们的印象里,美国都是一个推崇自由民主的国家,想必他们总统的选举方式也是十分民主吧?事实上,美国总统并不是直选得来的,而是选举人票制度。全美国选举人票共有538张,除了首都特区3张外,这535张的配额,为100名参议员与435位众议员,也就是各州在国会中的席位数。
一直以来,在我们的印象里,美国都是一个推崇自由民主的国家,想必他们总统的选举方式也是十分民主吧?事实上,美国总统并不是直选得来的,而是选举人票制度。
简单说,各州选民先进行普选,赢得多数普选票的人,就可以全拿该州的选举人票,即赢者通吃。
今天我们想聊一下这个制度,还要扒一扒这个制度的历史背景。
美国选举

全美国选举人票共有538张,除了首都特区3张外,这535张的配额,为100名参议员与435位众议员,也就是各州在国会中的席位数。
美国参议员是每州固定2人,众议员则按照人口比例分,从1人到53人不等,例如地广人稀的怀俄明州,只有一席众议员,就只有三张选举人票。而人口最多的加州,一两名参议员,但却有53名众议员,因此有高达55张选举人票。
而只要夺下全国一半以上的选举人票,也就是270张,就能赢得大选。目前50个州,有48个州采取“赢者全拿”的方式来分配选举人票。
意思是,某个州即使普选票只赢一票,就能拿走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,只有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,将部分选举人票按选区分配。
也因为赢者全拿的游戏规则,在一些两党差距过大的州,就会成为所谓的“红州”和“蓝州”,也就是共和党与民主党的铁票区。
共和党的大票仓,以德州为首,在中部和南部各州有广大的支持度;而民主党的大票仓,在西部沿海、东北部和新英格兰地区,最有名的就是选举人票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。
摇摆定乾坤
所以大家想抢的,就是少数几个摇摆州。宾州和佛州都是著名的摇摆州,加起来高达49张选举人票,几乎比得上加州了。
如果民主党拿下了这两州,加上加州的55张,那就等于是包赢。而共和党灌进了这49张票,就可以扳平在加州的劣势。

像是2016年民主党的希拉里,千辛万苦在宾州拿到了284万张票,却以一个百分比输给了川普,把20张选举人票都吐了出来。他在科罗拉多州康州特拉华州,为了拉票跑得要死要活也才拿到19张选举人票,还比宾州少一票。
上一届大选,希拉里的普选票比川普还多286万张,但选举人票却以227:304败给了川普。所以美国大选,你会看到一个现象:两党会在一些摇摆州,铺天盖地的投放选举广告,而铁票区就放牛吃草。
或许有人认为,选举人票的玩法有点不公平,无法反映真实的民意,但这种玩法,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。这制度也是由美国众多国父先贤们想出来的。
美国前生今世
时间回到美国开国后的第4个夏天,一群男人们秘密聚集在一栋别墅里,他们是来讨论重大问题的。首先讨论最激烈的议题是,开会时要不要戴假发?

有一位最受尊重的长者开了金口:各位绅士们、先生们,安静,安静,你们看我这头顶,这么热的天气,你们不嫌发臭吗?这位长者就是100美元上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。
独立战争胜利后的前4年里,美州的十三个殖民区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,但很快他们发现,松散的邦联,完全无法解决殖民地的内忧外患。
外患来说,英军仍没有回到欧洲大陆,还在加拿大虎视眈眈。而西班牙在今天的美国中西部、路易斯安那地区,准备趁火打劫。
此时美国各州的货币各自为政,货币交易非常麻烦,导致没有统一的市场,还互设了关卡,你这个州设立关卡收税,我也设关卡收你的税,还因此差点闹出内战。

纽约州掌握了纽约港口,对新罕布什尔、新泽西和宾州的货物收税,让他们大为恼火,你要征收我们的税,我们一起揍你。
松散的邦联,没钱还外债,内债当然也还不了。独立战争的中尉谢司,组成了800壮士,帮老兵们讨要抚恤金,大陆会议的议员们为了躲债,从新泽西的特伦顿跑到普林斯顿,后来又跑到马里兰的安纳波利斯。
不管到哪里,老兵就追到哪里,这种捉迷藏,终于在独立战争的发源地一一马萨诸塞州,爆发了武装叛乱,史称谢司起义。至于是叛乱还是起义,就看你屁股坐哪一边了。
结果,十三州为了寻求独立,赶走了5000英里外的英国人,防止了自上而下的暴政。但刚独立的美国,却没办法阻止自家人的暴政。

这时候的美国人发现,没有秩序的自由和压迫自由的暴政一样可怕,于是这群美国的国父、先贤们,觉得得制定一个游戏规则。
开先河,立规则
就这样,制宪会议在1787年5月25日,在费城召开。在没有前车之鉴无法以史为鉴的前提下,一群精英们创造出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国家。

各位绅士们解决带不带假发问题后,还达成了最基础又最重要的共识,那就是美国国体是什么。简单说,共和制的国体,权利来自于每一个人;民主制的国体,权力来自于大多数人。
简单说,共和制里的每一个个体,是神圣不可侵犯的;而民主制的最低要求,只需要51%对49%就好,也就是多数人统治,少数人服从。
有人会说,少数服从多数是正常的吧,也许是也许不是,今天放弃少数人的利益,说不定明天也会放弃你的利益。
长者富兰克林探讨过以德治国的方案,但各位绅士们经过一番研究后,结论是美国人没有美德,一切都是利益的驱使,否决了富兰克林的方案。

他们讨论之后,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以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为前提,以宪法治国,所以最终美国采取三权分立,也就是行政、立法与司法互相监督,互相制衡,建立真正的共和国。
立法权是离民众最近的一权也是最强大的一权,这直接关系到各州在邦联中的地位。立法权实行两院制,国会分上议院和下议院,这也是沿学英国的玩法,也就是参议院和众议院。
公平与制衡
一开始,来自弗吉尼亚的麦迪逊提议说,那就按照人口比例去分配议员如何?因为当时弗吉尼亚拥有全美1/3的人口,如果用这种玩法,对弗吉尼亚最有利,所以也称作弗吉尼亚方案或大州方案。
不用想也知道小州的反应,照这样玩下去,那么人口少的小州,肯定也会被大州出卖,于是来自小州新泽西的威廉·帕特森,提出了新泽西方案。他认为不管州的大小,每个州都必须拥有相同数量的一议员,这也叫小州方案。
实际上,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,为了弗吉尼亚的利益,违反了他写的《美国宪法》的核心思想:不能牺牲少数人利益服务多数人。

帕特森也异想天开,妄想蛇吞象,国父们都这样,何况一般人?果然自己有人知道美国人没有美德的,最终在两方吵来吵去的结果下,大家采用了来自康涅狄格州的代表罗杰·希尔曼的方案,也称为康涅狄格妥协,这就是美国沿用至今的制度。
众议院的席位,按照人口比例分配,而参议院的席位则是每州两席。此制度除了怕大州欺负小州外,还有一点是北方自由州与南方蓄奴州的妥协。
人口稀少的州担心总统直选,小州会在总统大选上失去话语权。而南方蓄奴州既不想给奴隶投票权,又不想浪费庞大的奴隶人口,于是同意按照人口分配选举人。
最后北方同意,每个奴隶只能换算成3/5的人口,作为接受选举人团制的条件。选举人团制是美国联邦制、分权与制衡原则结合下的产物,也是印证了美国的国父们,任何时候都在警惕权力侵害权利,想办法增加小州的政治影响力。

如果是简单的谁普选票多,谁就当总统,那么总统只需要考虑美国东西两岸、五大湖和墨西哥湾的人口大州就可以了,也只会听他们的声音。
至于人口少的州和偏远州,就会处于放生状态。这在人口众多、民族熔炉、文化多元的美国,简单多数却也会导致社会的衰退,大家只会依照主流意识走,其他意见小群体发声,也无法获得政治关注,更不会得到利益,长久下来,更违背共和制的原则了。